笔趣阁 > 穿越之花好月圆 > 第六十一章 京都来信

第六十一章 京都来信


见到儿子回来,阮夫人问道:“要不要端点醒酒汤过来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用。”杜文远摇摇头,“只是吃饭,并无饮酒。”他可没忘记自己还在孝期呢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你们这饭怎么吃了这么长时间?”阮夫人奇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饭没吃多长时间,光顾着说话了。本来在一处的,我看杜方几个对我们说的话不感兴趣,就多要了一个包间,杜方他们几个在一处,我跟吴先生还有王孝醛在另一个处闲聊。聊着聊着就忘了时辰了。”杜文远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没想到你一个领兵打仗的竟与他们一个书生一个掌柜的这样聊得来,真是难得。”阮夫人听得儿子与这二人聊得来,很是开心,这二人都是女儿口中的满腹才气之人,儿子与这样的人交往阮夫人求之不得呢,至于身份、地位之类的,阮夫人根本不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吴先生虽是一介书生,可知识渊博,胸有锦绣,与他畅古谈今,他都能娓娓道来,令人胸眼开阔,增长不少见识。王孝醛虽只是秀才,却无文人的酸气,也无偾世嫉俗,却又不甘于平庸,于经营之道上有自己的一番见解,又无商人的奸滑之气,待客以诚,也是难得的佳人呀。能得这二人相助,真是我们家的福气。这多亏了阿玉慧眼识珠啊!“杜文远再一次感慨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哪有什么慧眼识珠,是我运气好罢了。吴先生是伯父举荐来的。王孝醛,本就是我们家的掌柜,还是父亲提的呢,这功劳怎么能安到我头上呢。”杜文玉真不觉得是自己的本事和功劳,一切都是机缘巧合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亲兄妹,就不要夸来夸去的了,我听得耳朵都要长茧了,也免得外人听了笑话,”阮夫人笑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,好,不说这个了。”杜文远也不拘泥于这上面,又道:“阿近的学业,我仔细问过吴先生了,跟你先前说的一样,就按你们事先说的吧,等明年春天就送阿近去府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阮夫人叹了口气道:“这种事,你们兄妹拿主意就好,既然你们想的都一样,那就这么安排吧,人贵端正,学业还在其次,我也不求阿近有多么出众的才华,平平安安的,我就放心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兄妹齐声应是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行了,忙了一天,昨天刚回来,又没休息好,估计你晚饭也吃不下了,早点去休息吧,反正以后在家,天天都能见到。”阮夫人冲儿子摆手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嗯。”杜文远应了声,“那儿子去休息了,有什么事您唤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行了,你去吧,能有什么事。我待会让李妈妈在灶上煨点夜宵,你要是饿了,就让人端给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杜文远点头表示自己知晓了,回了自己院子。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的日子,杜文远没再出去,一些走的近的亲朋,如二老太爷一家,陆续来访,杜家都热情地接待了。杜文远之前结交的朋友,有的已到远方就职,或是去外地办差,不能赶到的,就派了身边人送了礼品过来道贺以示交好。他日后的同僚、下属也是不时登门,杜文远也都一一接待,不曾慢待谁,日后要一同共事的,事先了解一下脾气禀性是很有必要的。对于收到的礼,杜文玉也都按照礼品价值大小给予了回礼,很是周到。

        杜文远得闲时,就与杜文近一同听吴凤起讲《论语》,越听越感兴趣,上起课来竟比杜文近还认真,杜文玉好奇,也听了一两堂,是比现在语文课上老师讲的要好,引经据典,浅显易懂,不由想起前世看到的一则典故,传宋初宰相赵普,人言所读仅只《论语》而已。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。他说:“臣平生所知,诚不出此,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,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。”自此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。当然大庆朝未经宋朝,自是没听过这句话的,于是杜文玉跟吴凤起开玩笑道:“先生精读子集,一部《论语》竟领悟的如此透彻,难不成《论语》也能治天下?”

        吴凤起答道:“万事万物,应循理而为,如同种地要因地制宜,治天下要因民利导,国情、民情不同,治国之法哪能一成不变,又怎能只凭一本经书呢?《论语》一书涉及颇广,读书学习、立身处世、修道养性、出处行止、事上御下、奉天使民,还蕴涵了许多治国安邦的道理,做为初读书之人,这些可以作为参考,却不能奉为准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杜文玉、杜文远听后深为吴凤起的见识折服。

        日子很快到了年底,今年连同往年外院的帐被杜文玉一鼓脑儿全丢给了杜文远,自己只负责准备往各处送的节礼和自家过节的一应事务,清闲自在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十二月初八,满了二十七个月,又请了苦禅寺的高僧来家做了法事,除了服,只再穿一个月素服,就可换常服了,杜家的孝期就算过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往京都杜长信府上送年礼的仆从回来,捎带回许多回礼和伯母范夫人的一封信。

        阮夫人展开看了一会,问杜文玉道:“阿玉可想去京都看看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去京都?伯母来信是让我们去京都?”杜文玉奇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嗯,文翰的婚事订好了,就在来年三月,你伯母请我们去观礼呢?”阮夫人边说,边将信递给杜文玉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么急,怎么之前没听动静,前几日娘还念叨三哥耽误了二姐的亲事呢,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好日子了。”杜文玉边打开信边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原本那邵家的女儿因祖母去逝,耽误了一年,没想到刚过了孝期,祖父又病重了,万一祖父再走了,又得耽搁一年,两家一商量,索性赶着将两人的亲事先办了,顺便冲冲喜,所以日子订的紧了些。还好喜事的一应东西,双方也都一直准备着,倒是忙而不乱了。“虽然按序齿杜文翰排在杜文远之后,但他们只是堂兄弟,在规矩不严谨的家族,倒算不上什么事,何况他们住的又远,再加上,范夫人也知阮夫人不会计较这些,所以才在订了亲之后才来信说此事。

        杜文玉略略地看了一遍信,确实是母亲说的那样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还要告知二叔祖和五叔祖吗?”杜文玉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肯定要知会一声的,至于去不去,还是只封礼,就是他们的事了。”阮夫人也觉得这两年与那两家越走越远了,阿玉好像不太喜欢跟他们往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吴先生不是那时回去吗,我们正好可以与他一道,路上也有个伴。”阮夫人提议道,她原本想让吴凤起做自己女婿的心思还没有息呢,只是暂时也不好提,等到了京都再与大伯商议商议吧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倒是个好主意!不过还是等过完年再商量这事的好,免得阿近又静不下心来。”杜文玉笑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也好,反正离过年也没几天了,不过还是先告诉你大哥,他到时好安排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晓得了。待会见了他就告诉他。”杜文玉喜滋滋地道,她还没出过远门,去过京城呢。要是如嫣听到这个消息不知高兴成什么样呢?杜文玉想道,前几个月她来信说,她四姐终于如愿以偿与永平候府的那个谢安成了亲。

        因陆府老太太给陆琦订了郯国公家的嫡女一事,陆如嫣心理一直不舒坦,可父母、二哥都无怨言,且一付乐见其成的样子,自己又有什么理由抱怨呢?想到杜文玉做不成自己的二嫂,想到自己跟杜文玉曾经的戏言,好长一段时间陆如嫣都不知如何对杜文玉讲起这事,当然最后还是对杜文玉实话实说了,杜文玉本没将这事放心上,自然不会介意,如嫣见她如此,才稍稍释怀,可对自家二哥的那股子怨气一直未散。于是在自己的婚事上,一直与祖母和爹娘唱反调。后来还是杜文玉去信劝解,道这是她自己的终身大事,应慎重对待,长辈的心总是好的,不能因反对而反对,要是为此错过了好姻缘,后悔的是她自己。她才有所收敛。只是相看了几个,却也没有看上的。最后一次来信时提及她祖母给她相看了礼部侍郎的儿子,还不知结果如何呢。算来,如嫣也不小了,想必陆二太太肯定着急了,不要因此随便将如嫣许人才好。


  (https://www.biqiugexx.com/book_16458/7668294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iqiugexx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iqiugex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