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品掌故·见智慧 > 康有为和他后二任妻子

康有为和他后二任妻子


改良派领袖康有为在世界各国流亡的过程中,前后三次客居日本,住了三年时间。1911年6月7日,康有为应他的弟子梁启超的敦请,从新加坡移居日本,次年春天,搬至须磨“奋豫园”,此行又播下一颗爱情的种子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奋豫园”依山傍海,坐落在遮天蔽日的古树群中,空气清新极了。康有为住定后,经常参加当地华侨举办的爱国活动,去各地浏览,不觉对日本的风土人情发生了兴趣,遂经人介绍雇了一名十六岁的神户少女市冈鹤子作女佣。

        鹤子怀着神秘感来到了康家。康有为仔细打量鹤子,只见她细眉小眼,嘴唇微翘,额头高耸,虽貌不惊人,但那副羞答答的神情,恰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。他便通过秘书兼翻译阮鉴光对鹤子说:“姑娘,请坐下,你不要拘谨。日子久了,你就会产生宾至如归之感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鹤子与康有为相处久了,发现这位长者很慈祥,从他那儿她知道了中日交往的绵长历史,以及鉴真东渡、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,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充实感。

        鹤子见来康家的客人都是气度不凡的中国人和日本名流,他们坐下便谈笑风生,出语惊人,而她对康的好感与日俱增。1913年早春二月,鹤子随康有为,何旋理去须磨海边散步,忽地长空一声雁叫,康有为举目仰望,想起自己远离故土已有十五个年头了,如今还在浪迹天涯,眼中竟涌出一层晶莹的泪光。他放眼大浪东去的太平洋,再次忆起了戊戌维新的悲壮画卷,鹤子这才知道,主人居然是在中国能与清朝皇帝对话的数一数二的人物,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,对大海那边的文明古国充满了憧憬。康有为夫妇对这位位充分体现日本女性温文、柔顺和善解人意的少女,表示了彼此间水乳交融的深情。

        康有为归国之前,正是心绪极为复杂之时,他既为逃离祖国,与母亲生离死别而悲伤,又为能从新踏上故土而欣慰。为了平息心中奔涌的情愫,便由鹤子陪同,去参拜“奋豫园”附近的净土真宗现光寺。在这座飞檐翘角的大庙上空,覆盖着楠树、松柏、银杏等树,绿油油、黑森森一片。寺内的钟声伴着海涛悠悠地飘来,使人产生空灵之感。他们从大雄宝殿下来,默默地向前走着,康有为从日本的这座寺庙联想到中国净土宗的发源地——庐山的东林寺,不禁喟然长叹:“唉,1889年我上匡庐,去参拜东林寺时是何等意气风发,当年情景犹历历在目啊!”“大臣,这儿不是也有寺庙吗,”鹤子尚不知康有为将回国,便柔柔地宽慰他,“您老为何叹息呀?”

        康有为捏须仰首,望着蓝天碧云,良久才答到:“老夫想到归国在即,却拿不出一贴救国救民之良药,不像年轻时有那么一股豪情,故而叹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,大臣要……回去啦?”鹤子闻言泪如雨下,“我可合不得你们离开呢。我非常喜欢同凝,还有……还有……”鹤子脸上飞起一朵红云,陷入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中。

        康有为一眼看穿了鹤子的用心,他何尝舍得与这位典雅的日本姑娘分别呢。他注视着局促不安的鹤子,斩钉截铁地说:“鹤子啊,我和三太太都需要你,孩儿更离不开你。等我们回国,一定会请你来的。”鹤子这才破涕为笑。

        康有为迁回上海,念念不忘鹤子,便修书一封,邀请她来上海做客。鹤子接信后欣喜若狂,马上与父母商议,其家因十分贫困,父母见康家厚待女儿,遂欣然允诺。鹤子赴沪,不出数月,就名正言顺地成了康有为的四太太。

        何蔟理在世时,鹤子与其妹妹相称,双双得到康有为钟爱。何旋理去世后,康有为极为疼爱鹤子,每逢出游,必携她同行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惜好景不长,鹤子毕竟是异国女性,在中国有许多不适应之处,加上难以与康氏大家庭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,终于产生了归国之心。1924年晚秋,鹤子尽管已有身孕,仍决定回国,遂于一个西风萧瑟、落叶纷飞的日子,与康有为挥泪告别,怆然回国。她这一走便成了与康氏的永诀。鹤子归国不久,生下一个女儿凌子。1925年2月的一天,鹤子在惨淡的夕阳下,卧轨自杀于须磨郊外。她为何走绝路,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。

        康有为的第六任太太叫张光。张光后来成了康有为生命旅程中最后几年最宠幸的太太。他精心培养这位没上过学的浣纱女,特意请了家庭教师教她读书,自己又亲手教她书法。等张光有所长进,他大一挥,赠她对联一副:

        惩忿窒欲改过迁善;仁民爱物知命乐天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儿也反映了康有为拖着封建尾巴的三从四德和天命观。可是,他们结秦晋之好后,多年无小孩,康有为不免若有所失,张光也深感愧对康家。最后经他俩商量,在康有为去世那年,张光抱来了出生才三天的亲侄女,取名康静谷。

        1927年3月8日,康有为在上海做毕70大寿,适逢北伐军东进之际,于21日抵青岛,感到周身不适。30日晚,一位广东同乡请康有为吃饭,未终席而腹巨痛,急回家请日本医生就诊,断为食物中毒。次日黄昏,康猝死于“天游堂”居室,终年70岁。据康有为之女同环回忆:“康有为卒前挣扎痛苦,七窍都有血渍,当然是中毒的现象。不过所谓食物中毒,可能是酒楼的食物不洁所致,未必是因为政治斗争而牺牲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康有为猝死对张光的打击尤深,因为她年纪轻轻守寡,在旧时代不允许再嫁人的。她将康有为留下的一箱字画视作生命,每当怀念康有为时,就打开箱子看他的字画。久而久之,张光的秘密露了眼。1945年那箱字画不翼而飞。她打开箱盖后当场晕厥,从此一病不起,命归黄泉,追随夫君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康有为在改良失败后,已经是个英雄气短、儿女情长的人物了。从他娶最后的两任妻子来看,也足见康有为集进步与保守、新思潮与封建旧传统观念于一身的人物。他一方面提倡男女平等,一夫一妻制,但又南辕北辙,妻妾成群,谱写了一曲曲黄昏恋。


  (https://www.biqiugexx.cc/book_24675/10819075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iqiugexx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iqiugexx.cc